当前位置
主页 > 新闻中心 > 行业新闻 >
幽谷自芳,名家迭起辈出,历代名家画兰花珍品赏析
2023-02-01 23:10
本文摘要:兰花是一种植物。可是对于文人画家来说,兰却是一个文化的符号,是他们心情达意的一个载体。在中国古代的大部门文人画家的眼里,兰即香草,象征着一种理想,它可以作为一种操守和品德的追求的表现物,也可以作为一种美感的工具化。 画家画兰,始于宋末赵孟坚、郑思肖(号所南)。也许是兰花这种植物的生态很适合国画的工具笔和墨的发挥,很适合中国历代文人画家普遍具有的清高、飘逸、雅兴的、动态的流露,所以自宋后,画兰名家迭起辈出,相继以兰花为载体,把他们的理想、情趣、美感、个性发挥得淋漓尽致。

华体会体育app官方下载

兰花是一种植物。可是对于文人画家来说,兰却是一个文化的符号,是他们心情达意的一个载体。在中国古代的大部门文人画家的眼里,兰即香草,象征着一种理想,它可以作为一种操守和品德的追求的表现物,也可以作为一种美感的工具化。

画家画兰,始于宋末赵孟坚、郑思肖(号所南)。也许是兰花这种植物的生态很适合国画的工具笔和墨的发挥,很适合中国历代文人画家普遍具有的清高、飘逸、雅兴的、动态的流露,所以自宋后,画兰名家迭起辈出,相继以兰花为载体,把他们的理想、情趣、美感、个性发挥得淋漓尽致。往往是五叶三花即形态毕现,情趣盎然。

加上艺术书法的题文题诗题句(中国古代的画家往往也是书法家、诗家、园林花卉的行家),或寄情或寓意,笔简意赅,意境邃深,辄成珍品。赵孟坚 (1199-1264)南宋画家。生于庆元五年(1199),卒于景定五年(1264),一说卒于咸淳三年(1267)。

字子固,号彝斋;宋宗室,为太祖十一世孙,浙江湖州人。曾任湖州掾、转运司幕、诸暨知县、提辖左帑。工诗善文,擅梅、兰、竹、石,尤精白描水仙;其画多用水墨,用笔劲利流通,淡墨微染,气势派头秀雅,深得文人推崇。

有书法墨迹《自书诗卷》,绘画《墨兰图》、《墨水仙图》、《岁寒三友图》等传世,著《彝斋文编》4卷。赵孟坚的首创墨兰(用墨写兰)笔调劲利而舒卷,清爽而秀雅。

画上春兰两株,丛生草地,鲜花盛开,如蝶起舞,给人以清新的快感。墨兰图 赵孟坚 卷纸本墨笔 纵34.5厘米 横90.2厘米 北京故宫博物院藏郑思肖 1241-1318宋末诗人、画家。

连江(今属福建)人。曾以太学上舍生应博学鸿词试。

元军南侵时,曾向朝廷献抵御之策,未被采取。以后客居吴下,寄食报国寺。原名不详,宋亡后更名思肖,表现忖量赵宋,取“肖”从“□”之意。

字忆翁,表现不忘祖国;日常坐卧,也要向南背北。郑思肖擅长作墨兰,花叶萧疏而不画根土,意寓宋土地已被掠夺。所南翁画兰则以画“露根兰”(即画兰不画土)着名,他元朝初年隐居吴下,以画露根兰寄寓他的无土亡国之痛。

他在墨兰长卷中更是题上“纯是君子,绝无小人”的话,以表达其民族的自尊心。他的画风笔墨简练,别有清绝之趣。所南翁画兰则以画“露根兰”(即画兰不画土)着名,他元朝初年隐居吴下,以画露根兰寄寓他的无土亡国之痛。

他在墨兰长卷中更是题上“纯是君子,绝无小人”的话,以表达其民族的自尊心。他的画风笔墨简练,别有清绝之趣。

墨兰图 郑思肖郑思肖画兰完全是借物抒情言志,所画兰多疏花简叶,不求甚工,而自由挥洒,更觉天真绚丽,清气袭人。传世《墨兰图》,用极简淡之笔墨撇出一花数叶,亦不画土,益显花的品格非凡。画上题诗:“向来俯首问羲皇,汝是何人到此乡,未有画前开鼻孔,满天浮动古馨香。

”落款“丙午正月十五日作此壹卷”,钤以“求则不得不求或与,老眼空阔清风今古”之章。在落款中只题丙午干支而不写元代年号(是时为元大德十年),这都讲明他与元朝势不两立的坚决态度。赵孟頫 1254—1322字子昂,号松雪,松雪道人,又号水精宫道人、鸥波,中年曾作孟俯,汉族,吴兴(今浙江湖州)人。

元代著名画家,楷书四大家(欧阳询、颜真卿、柳公权、赵孟頫)之一。赵孟頫博学多才,能诗善文,懂经济,工书法,精绘艺,擅金石,通律吕,解鉴赏。特别是书法和绘画成就最高,开创元代新画风,被称为“元人冠冕”。他也善篆、隶、真、行、草书,尤以楷、行书著称于世。

赵孟頫的兰蕙图则显着地师承了赵孟坚的画法,以自由抒卷的笔调来表达一种旷达而飘逸的情感。兰蕙图 赵孟頫赵雍 1289-1360元代书画家。

字仲穆,湖州(今属浙江)人。赵孟頫次子。

以父荫入仕,官至集贤待制、同知湖州路总管府事。书画继续家学,赵孟頫尝为幻住庵写金刚经未半,雍足成之,其联续处人莫能辨。

擅山水,尤精人物鞍马,亦作界画。书善正、行、草,亦长篆书。精鉴赏。

传世作品有《兰竹图》、《溪山渔隐》等。赵雍绢本着色兰竹图文征明 1470-1559原名壁,字征明。

四十二岁起以字行,更字征仲。因先世衡山人,故号衡山居士,世称“文衡山”,明代画家、书法家、文学家。汉族,长州(今江苏苏州)人。

生于明宪宗成化六年,卒于明世宗嘉靖三十八年,年九十岁,曾官翰林待诏。诗宗白居易、苏轼,文受业于吴宽,学书于李应祯,学画于沈周。在诗文上,与祝允明、唐寅、徐真卿并称“吴中四才子”。在画史上与沈周、唐寅、仇英合称“吴门四家”。

仇英 1482—1559字实父,号十洲,汉族,江苏太仓人。后移居吴县。擅画人物,尤长仕女,既工设色,又善水墨、白描,能运用多种笔法体现差别工具,或圆转流美,或劲丽艳爽。偶作花鸟,亦明丽有致。

与沈周、文征明、唐寅并称为“明四家”。双钩兰花图 明 仇英(北京故宫博物院藏)周天球 1514—1595字公瑕,号幼海(明画录作幻海),长洲(今江苏苏州)人。

周天球随父亲迁徙吴(今苏州)。少游文徵明门下,习为书法。徵明亟许可之曰:“他日得吾笔者周生也。

”善巨细篆、古隶、行、楷’晚能自得蹊径,一时丰碑大碣,无不出其手。善画兰,写兰草法,自赵孟頫后失传,复於公瑕仅见,尤得郑思肖法。间作花卉亦佳。

 自具气势派头,有出新之妙。卒年八十二。《谷城山房集、冯元成集、明画录、无声诗史、圆绘宝鉴续纂、画史会要》周天球的兰石图和兰花图陈古白绫本墨笔 旅顺博物馆藏纵26.3厘米横294厘米 此图即兼融设色没骨和水墨写意两法,属于水墨浅设色写意花卉画一类。兰花以淡墨写出,与花、叶相穿插,似乱而有序,笔墨更具书法之韵。

笔、墨、色、形相辅相成,十全十美,飘逸而清丽,气势派头独具。陈古白墨兰图周之冕 1521~?字服卿,号少谷,长洲(今江苏苏州)人。

中国明代画家。卒年不详,活跃于16世纪。

擅花鸟,注重视察体会花鸟形貌神情,及禽鸟的饮啄、飞止等种种动态。善用勾勒法画花,以水墨点染叶子,画法兼工带写,人称勾花点叶法。

所作花鸟,形象真实,意态生动,颇有影响。写意花鸟,最有神韵。周之冕百花图徐渭 1521—1593汉族,山阴(今浙江绍兴)人。

初字文清,后改字文长,号天池山人,或署田水月、田丹水,青藤老人、青藤道人、青藤居士、天池渔隐、金垒、金回山人、山阴布衣、白鹇山人、鹅鼻山侬等别号。中国明代文学家、书画家、军事家。民间也普遍流传他的故事传说,关于他年轻时如何智慧,厥后如何捉弄官宦等。画家徐渭的大笔挥洒,画家项之汴的中锋(笔锋)洒脱,画家周天球的折叶卷花,都各具风致。

至清朝和近代,画兰之风更盛,且更各具个性,各显高致。明代徐渭《兰花图》孙克弘 1532或1533—1611一作克宏,字允执,号雪居,松江(今属上海市)人。

礼部尚书孙承恩子。以荫授应天治中,官至汉阳知府。天资高敏,刻意书、画,画山水学马远,云山仿米芾,花鸟似徐熙、赵昌,竹仿文同,籣仿郑思肯,时写人物、仙释,兼带梁楷,纵横粉饰,皆有凭据。

名重一时,求绘事者填塞,多命门士应之。善用枯老之笔行干作花,或著色或水墨,皆极古淡。

所居曰东郭草堂,列名迹於秋琳阁,盘礴觞咏,客至如归。晚年屏却一切,仅写墨梅,亦有雅尚。书仿宋仲温,八分宗汉。

卒年八十(一作七十九)。历代画史汇传列入清初误。(《明画录、无声诗史、画史会要、桐阴论画、莫廷韩集、陈眉公集、松江志》)传世作品有《百花图》、《蛛竹图》等。玉堂芝兰图 明 孙克弘 (北京故宫博物院藏)马守真 1548—1604又叫马湘兰,明代女诗人、女画家。

据《秦淮广记》载,她名守贞,字湘兰,小字玄儿,又字月娇,因在家中排行第四,人称“四娘”。她秉性灵秀,能诗善画,尤擅画兰竹,故有“湘兰”著称。马守真尚有传奇剧本《三生传》,《曲录》和《传奇汇老》著录,今已散佚,《群音类选》、《南词新谱》中尚可见到她的残存曲文.清人缪所作《秦淮广记》中另有她的《研铭》一篇。她的主要艺术体现在¨善画兰”而非诗。

马守贞水仙竹石图和兰竹图李流芳 1575-1629明代诗人、书画家。字长蘅,一字茂宰,号檀园、香海、古怀堂、沧庵,晚号慎娱居士、六浮道人。歙县(今属安徽)人,侨居嘉定(今属上海市)。三十二岁中举人,后绝意仕途。

诗文书画俱佳,与娄坚、程嘉燧、唐时升合称“嘉定四先生”。李流芳是明代后期著名的文学家,以诗歌和小品闻名于世。

天启,崇祯年间,文坛上正是竟陵之气方盛,公安之余波未绝之时。李流芳诗文既差别于以复古求革新的李攀龙等“后七子”,也有别于神秘艰涩的钟惺等人,而以自然平易、质朴清新的气势派头,书写自己的真情实感。

李流芳书法源于苏轼,擅长行书和草书,为一代著名的书法家。书法气势派头浑朴而大气、自然而严谨,与绘画一样,在书法上受董其昌的影响,力图生秀古淡。

李流芳还工山水,兼善花卉。其画主要师承五代董源、巨然以及元代四大家黄公望、王蒙、吴镇和倪云林。事实上,李流芳在传统学习上并非局限于一、两家。三百年来流行海内外,盛传不衰的《芥子园画谱》(上水部门)就是以他临仿昔人各家气势派头的课徒画稿为蓝本整理、增编而成。

李流芳山水花卉图陈元素 明代生卒年不详,明代书画家。字古白、孝平、金刚,号素翁、处廓先生,私谥贞文先生,南直隶苏州府长洲(今江苏苏州)人,万历诸生。早负才名,工诗文,尤善书法,楷书法欧阳,草入二王之室,工山水,尤善写兰,得文征明之秀媚。有《古今名将传》、《南牅日笺》。

幽兰赋图 陈元素薛素素 16—17世纪女,字素卿,又字润卿,江苏苏州人,寓居南京,被誉为“明代十能才女”。工小诗,能书,作黄庭小楷。

尤工兰竹,不笔迅捷,兼擅白描大士、花卉、草虫、各具意态,工刺绣。又喜驰马挟弹,百不失一,自称女侠。后为李征蛮所娶。

所著诗集名《南游草》。泥金设色纸本 扇页 1614年作 款识:甲寅长夏,写于撷秀山房。

薛素素顾眉 1619-1664字眉生,一字眉庄,上元(今江苏南京)人。秦淮八艳之一,后为崇祯进士龚鼎孳(字孝升)宠妾,改姓徐,号善财君、梅生,时称横波夫人。

她才貌双全,精诗擅画,通晓音律。尤以撇笔画墨兰为人称绝,与以画兰著称的马守真难分伯仲。

清张庚《国朝画征录》称其:“工墨兰,独出己意,不袭前人法。”古代女画家无论闺阁还是妓家,她们的画不为人所重,其原因之一是她们在创作上缺乏努力进取的精神。顾眉画兰能不袭前人之法,实属难过。

白丁白丁,字过峰,一字行民,又称民道人。白丁为云南人,明楚藩之裔,僧人。晚年为香海庵僧人本元当司书,八十余岁,殁于昆明。

华体会体育app

明亡,披剃游滇,居无定所。工写兰,抒其心画,当与郑思肖、赵孟坚旷世同珍。

亦能急就印章,自录一谱。本元曾为之序,今失。郑燮(郑板桥)谓其作画,不令人见,画毕微乾,用水喷噀,其细如雾。

笔墨之痕,因兹化去。人以郑燮画兰学白丁,郑燮云:石涛僧人客扬州数十年,见其兰幅极多,学一半,撇一半,未尝全学也。诗曰:“十分学七要抛三,各有灵苗各自探。劈面石涛还不学,何能万里学云南。

” 《板桥集》、《书画纪略》、《滇南书画录》石涛 1630一1724明末清初的“清初四僧”之一。中国清代画家。

僧人。作画构图新奇。无论是黄山云烟,江南水墨,还是悬崖峭壁,枯树寒鸦,或平远、深远、高远之景,都力图结构新奇,意境翻新。

他尤其善用“截取法”以特写之景转达深邃之境。石涛还考究气势。他笔情恣肆,淋漓洒脱,不拘小处瑕疵,作品具有一种豪迈郁勃的气势,以旷达之势见胜。石涛:墨兰图郑板桥 1693-1765江苏兴化人。

“扬州八怪”的主要代表,以三绝“诗、书、画”闻名于世的书画家和文学家。他的一生可以分为“念书、教书”、卖画扬州、“中举人、进士”及宦游、作吏山东和再次卖画扬州五个阶段。应科举为康熙秀才,雍正十年举人,乾隆元年(1736)进士。

官山东范县、潍县县令,有政声“以岁饥为民请赈,忤大吏,遂乞病归。”做官前后,均居扬州, 以书画营生。工诗、词,善书、画。诗词不屑作熟语。

画擅花卉木石,尤长兰竹。兰叶之妙以焦墨挥毫,藉草书中之中竖,长撇运之,多不乱,少不疏,脱尽时习,秀劲绝伦。

华体会体育app官方下载

书亦有别致,隶、楷参半,自称“六分半书”。间亦以画法行之。印章笔力朴古逼文、何。

为人疏放不羁,以进士选县令,日事诗酒,及调潍县,因岁饥为民请赈,忤大吏,罢归,居扬州,声誉大着。恣情山水,与骚人、野衲作醉乡游。

时写丛兰瘦石于酒廊、僧壁,随手题句,观者叹绝。著有《板桥全集》,手书刻之。所作卖画润格,歌颂一时。

为“扬州八怪”之一,其诗、书、画世称“三绝”,擅画兰竹。郑燮一生画竹最多,次则兰、石,但也画松画菊,是清代比力有代表性的文人画家。郑板桥墨兰图李方膺 1695-1755中国清代诗画家。

字虬仲,号晴江,别号秋池,抑园,白衣山人。寓居金陵借园,自号借园主人。为“扬州八怪”之一。

通州今江苏南通人。身世官宦之家,曾任乐安县令、兰山县令、潜山县令、署理滁州知州等职,因遭诬告被罢官,去官后寓扬州借园,自号借园主人,以卖画为生。有《风竹图》、《游鱼图》、《墨梅图》等传世。

著《梅花楼诗抄》。善画松、竹、兰、菊、梅、杂花及虫 鱼,也能人物、山水,尤精画梅。

作品纵横豪迈、墨气淋漓,粗头乱服 ,不拘绳墨,意在青藤、白阳、竹憨之间。画梅以瘦硬见称,老干新枝 ,欹侧蟠曲。用间印有〖梅花手段〗,著名的题画梅诗有〖不逢摧折不 离奇〗之句。还喜欢画狂风中的松竹。

工书。能诗,后人辑有《梅花楼 诗草》,仅二十六首,多数散见于画上。

李方膺兰石图以淡墨粗笔点写出大块山石坡地,几丛幽兰,花叶纷披,纠缠错结。以焦墨写兰叶,运笔如飞,纵横豪致,粗犷不羁之气充满画面。此画作于乾隆十八年十月,而李方膺于十六年被诬贪脏而被革职核办。

这画也许是他激怒心情的真实写照。李方膺 兰石图罗聘 1733-1799清代画家。字遯夫,号两峰,别号花之寺僧、金牛山人、衣运道人、蓼州渔父,汉族,祖籍安徽歙县,其先辈迁居江苏甘泉(今扬州)。“扬州八怪”中最年轻者。

罗聘秋兰文石图王素 1794—1877字小梅,晚号逊之,甘泉(今江苏扬州)人。幼师鲍芥田,又多临华岩, 凡人物、花鸟、走兽、虫鱼,无不入妙。王素兰花图此扇面构图取偏势。兰丛置于一侧墨笔写兰叶,兰花点以朱砂,与水墨浸接 清雅而妩媚。

一兰叶长撇,动韵有致,兰丛与款题联系起来,从而使画面出现稳定之势。刘彦冲 1807-1847清字咏之,四川梁山人,侨寓吴门(今江苏苏州)。墨林今话续编作籍彭城,非是。

家贫事母孝,不妄干人。工诗文。善绘事,山水、人物、花卉,一意师古,深造自得。

山水初从朱昂之游,心得其秘。复肆力于古,摹仿各家,无不得其精髓。泼墨作小米云山,亦翁郁可观。惜中年殁。

故宫博物院藏有道光二十三年(一八四三)作临古卷。卓秉勋 清号笋山,四川华阳(今成都)人。

秉恬堂弟。工书,能画,不食肉,喜饮酒,入夜携酒读易,鸡呜乃止,寨暑无间。作有《益州书画录续编》。

吴昌硕 1844-1927初名俊,又名俊卿,字昌硕,又署仓石、苍石,号缶庐、苦铁等,浙江安吉人。我国近代金石、书、画大师。

吴昌硕最擅长写意花卉,号清末四杰。受徐渭和八大山人影响最大,由于他书法、篆刻功底深厚,他把书法、篆刻的行笔、运刀及章法、体势融入绘画,形成了富有金石味的奇特画风,他自己说:“我平生得力之处在于能以作书之法作画。

”他经常用篆笔写梅兰,狂草作葡萄。所作花卉木石,笔力老辣,力透纸背,纵横恣肆,气势雄强,结构新颖,构图也近书印的章法布白,喜取“之”字和“女”的格式,或作对角斜势,虚实相生,主体突出。用色上似赵之谦,喜用浓丽对比的颜色,尤善用西洋红,色泽强烈鲜艳。名重其时的画家任伯年对吴昌硕以石鼓文的篆法入画拍案叫绝,并预言其必将成为画坛的中流砥柱。

吴昌硕作画用“草篆书”以书法入画;线条功力异常深厚。虽然从状物绘形的角度看其线条的质感似乎不够富厚、切实,但恰恰是舍弃了形的羁绊,吴昌硕的绘画才步入了“意”的厅堂,从而形成了影响近现代中国画坛的直抒胸襟,酣畅淋漓的“大写意” 体现形式。

吴昌硕墨兰图,寸轴纸小,水墨,纵137.5厘米,横32.8厘米,吉林省博物馆藏画中写山石危耸,幽兰丛生于崖壁石脚。淡墨粗勾山石,简笔点染。

兰丛以焦墨渴笔写出,纵横纷披,其意萧萧。兰花以淡墨点写,浓墨点蕊,清雅恬淡。

左侧题长句以补空缺,又与画面豪宕气势相为辅成,整幅作品,一气呵成。陈衡恪 1876—1923中国画家。字师曾,号槐堂、朽道人,江西义宁(今修水)人。

陈三立子。曾留学日本,归国后从事美术教育。善诗文、书法;尤长绘画、篆刻,曾得吴昌硕指授,笔简意饶。陈衡恪墨兰图,立轴绫本,墨笔,安徽省博物馆藏陈衡恪作画用笔生辣劲强,这幅兰图以焦墨写兰叶,其势纷披,硬朗爽健。

兰花用淡墨点写,多以中锋拖出,少了几分娟秀妩媚,却多了一种桀骜不驯的气势,豪爽纵宕,痛快酣畅淋漓。


本文关键词:华体会体育,幽谷,自芳,名家,迭起,辈出,历代,画,兰花,珍品

本文来源:华体会体育-www.djdianlu.com

联系方式

电话:060-493060670

传真:076-71734155

邮箱:admin@djdianlu.com

地址:天津市天津市天津区一过大楼2075号